文 旅 碳 中 和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内容详情

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·四川青城山-都江堰风景区

 二维码

都江堰水利工程


青城山—都江堰风景名胜景区为国家首批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5A级旅游景区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0年被列入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》,2006年7月“大熊猫栖息地生态走廊”被列为《世界自然遗产名录》,同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“ISO14000示范区”。 都江堰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,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,2005年被评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,获得“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”、“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”,2008年获“中国长寿之乡”称号。

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,距今已有2250多年的历史,是当今世上唯一留存,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,成为自然与文化、人类与环境、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、天人合一的千古奇观;青城山秦时就被敕封为国家祭祀山川的圣地,是道教的发源地、天师道的祖庭,中国道教文化活的博物馆,享有“道教圣山,避暑仙境”的美誉。景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,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观赏、游憩价值。青城山—都江堰旅游景区林木葱郁,自古是野生动物的天堂,是中国五大动植物基因库之一。其西与青藏高原的横断山脉为邻,陆栖动物具有明显的过渡性。既有东洋界,又有古北界动物。在分布类型上,有东南亚热带型,又有横断山脉——喜马拉雅山型和南中国型。陆栖脊椎动物有280余种。据调查统计,兽类计有7个目19个科约50种,禽鸟约200余种,鱼类约20余种,爬行动物约10种,属于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、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、白唇鹿、野牛、白鹤等;青城山属中亚热带湿润常绿林区,植物种类繁多,区系起源古老,保存了大量白垩纪甚至更早的孑遗植物和珍惜濒危植物(如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银杏、连香树、青城榆、青城石砾等),是世界上罕见的植物种质资源宝库,仅木本植物即达110余科,730种。其北部大面山一带,与汶川相似,属于中国-喜马拉雅植物亚区,而南部又具有华中植物区系特色,属于中国-日本森林亚区。

为认真贯彻落实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》,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水平,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,2010年6月,由中华环保联合会、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景区分会共同主办的“生态景区中国行”活动正式启动,青城山-都江堰景区快速启动“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”的创建工作,取得显著成效。


一、制定目标,广泛动员、全员参与

1.景区管理局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,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,由一把手任组长,各处处长任成员,把争创“低碳旅游示范景区”工作当作景区工作的大事要事来抓,广泛发动,全员参与,立足“建设国际旅游城市”和“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”的目标,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,坚持“保护当头、生态优先”的宗旨,倡导“绿色生活、低碳发展”的理念,大力拓展生态旅游和低碳发展之路,扎实推进旅游景区的转型发展、开放发展、绿色发展与和谐发展,增强环保意识,倡导低碳旅游。

2.管理局还将创建“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”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。管理局干部职工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,立足资源环境保护的职责和岗位实际,在“低碳旅游示范区”创建中创先进、争优秀、做表率,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“低碳旅游示范景区”创建的“发动机”、“助力器”,积极创新低碳旅游新举措,推进节能降耗,强化防污治污;以实施“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”创建工程为抓手,积极提高景区保护的系统化、数字化、精细化、人性化工作水平,不断提升景区资源环境保护管理水平,使每个职工都成为践行低碳环保的楷模,成为景区低碳旅游的守护者。


二、加强遗产地的保护,维护景区自然、人文景观的原真性

1.景区始终坚持“科学规划、统一管理”的原则,遵循“严格保护、永续利用”的方针,谋划绿色低碳发展战略,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。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,坚持以保护资源环境、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,切实承担起“生态环境—经济社会”立体发展的责任。做到景区发展,低碳规划先行,从源头上趋利避害。

2.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,进一步完善了对世界遗产地卫星遥控监测的动态管理。按照《青城山-都江堰数字化景区建设总体规划》,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,依托旅游商务公司和数字化智能指挥中心,致力建设以“景区数字化指挥中心”、“数据中心”为核心的集生态保护、管理服务、网络营销于一体的三大管理体系,打造数字化景区和远程旅游服务系统,实现“资源保护数字化、景区管理信息化、旅游服务智能化”,景区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监控。

3.投资64万元建立大气监测站一处,委托都江堰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定期提供环境监测报告,管委会利用LED大屏和网络向游客公布相关的水资源、空气、噪声等数据;完成对名木古树的建档工作,对景区古老建筑物进行了测绘并逐步修缮;加强景区绿化和美化,抓紧做好补植补绿工作,进一步美化景区环境,

4.发出“绿色办公、低碳生活”的倡议。提出:实践低碳出行,号召职工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、骑自行车或步行,公务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或拼车出行;体验能源紧缺,办公区域空调、公共区域照明停开一天;逐步完善网络技术,推行全局实现无纸化办公,逐步实现OA办公系统。


三、开展低碳旅游所采取的措施和努力方向

一是强化标准管理体系建设。坚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定标准、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评定标准,拓宽运行领域,增强运行功效。以“精、准、细、严”的精细化管理,实现景区管理方式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。二是强化社会管理体系建设。积极探索实施景区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手段,在青城前山景区、都江堰景区环境卫生管理上引入社会化专业机构(物业管理公司)承担维护管理职能,在青城后山探索建立政府引导、公司管理、群众参与的新型管理机制。先行先试,逐步推广,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,形成景区环境卫生维护物业公司化、秩序维护保安公司化、景区管理群众参与化的新型社会化管理体系,降低行政管理成本,提高管理实效,实现景区管理方式由计划式行政管理向市场式社会化管理转变。三是强化绩效考核体系建设。加紧制定并形成适应国际旅游城市要求的绩效考评体制,注重目标导向原则,分解责任目标,细化考核内容,量化考核指标,不断健全考核体系,提高绩效考核执行力,实现人员管理方式由被动式指令管理向主动式岗位管理转变。


都江堰-秦堰楼


(一)节能减排,建设低碳景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

低碳经济不仅是政府的发展导向,也是社会的责任,倡导低碳健康生活,是我们追求的目标,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。

1.结合灾后重建,编制完成《都江堰城乡绿道网建设规划》,提出“健康市民,愉悦游民,致富农民,和谐城乡”的目标。建设自行车健身绿道、步行游憩绿道,间隔5公里沿主次道布局自行车、徒步健身服务驿站。使全市城乡游憩资源之间形成完善的网络连接,维护和提升地区的环境质量,为人民大众创造更多的户外游憩活动机会,提供更优质的户外运动服务,促进旅游发展,加快地区的经济增长。都江堰、青城山景区与上海自行车厂合作,引进了磁卡观光游览自行车200辆,供游客使用,后山景区泰安古镇和离堆古园禁止车辆通行,新建步行木栈道1.5公里。我市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不自觉地把低碳作为旅游的新内涵,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;自驾外出时,尽可能地多采取拼车的方式;在旅游目的地,多采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,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

2.科学测算景区每日最佳接待容量以及最大接待容量并且严格执行,防止过度客流造成生态环境伤害。宣传推广冬游产品,通过“削峰”“调谷”等措施,促进四季旅游协调发展。

3.使用节能环保、低噪音的交通工具。改建青城山索道,修建玉垒阁浮云电梯,景区使用环保观光车和无污染电动牵引渡船。

4.保护水资源,淡水消耗减少到最低。青城山修建“中水回用”污水处理站3座,日处理污水40吨,青城前山上海援建修建了污水管网,景区污水实行了集中处理,铺设了天然气管道,景区内使用了清洁能源。生活垃圾每天人工背运下山,统一运送垃圾处理场处理。

5.景区内照明全部采用节能灯和LED显示,减低电能消耗,管线全部穿管入地,切实降低电缆线路损耗,公示、广告实现LED显示,减少户外彩绘广告制作。

6.2011年景区新栽植银杏、香樟、桂花等各类乔木3000余株,新增绿地2000约平方米,救治频临死亡的名木古树3株(2株楠木、1株银杏树),现在长势良好。


(二)加强生态宣传教育,坚持实施绿化开发经营

景区通过电视、报纸等媒体宣传生态理念,对引导游客旅游行为和增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具有明显效果。景区通过网站、信息触摸屏提倡“低碳生活、绿色旅游”,青城山、都江堰景区是“无烟景区”,在入口、景区内增设有警示牌,提示牌,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和黑色塑料袋。景区卫生实现了保洁公司化,实行跟踪保洁制度,确保景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。5A景区厕所全部为三星级以上旅游公厕,卫生管理按照5A旅游景区标准达标。每年6月5日“世界环境日”,景区积极开展“保护世界遗产,低碳环保你我同行”万人签名系列活动,通过发放宣传资料、制作展板等形式,增强游客和群众的环保意识。

今后,我们将继续完善能源管理机制,推进“数字景区”建设、倡导“绿色”办公等积极有效的措施,促进技术利用与改进,使青城山-都江堰风景区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更加明显成效,并把“绿色生活,低碳发展”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,使景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,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。


宣传口号:

1.“道法自然,造福万代;天人合一、和谐共处。”

2.“倡导低碳环保,维护人类遗产。”

机构介绍

构简介
项目案例
服务范围
Contact  Information 联系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25号金工宏洋大厦B座5层 联系邮箱:cta@xingbolv.com     联系电话:010-51920593 联系QQ:2797205572